兴发铝业故事汇 | 攻坚克难,徐洪刚在兴发铝业澳大利亚工厂书写奋斗答卷

编者按

在兴发铝业创新发展的征程中,各级领导、广大员工、经销商与合作伙伴客户等同心同德,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坚守匠心、合作共赢、无私奉献的兴发精神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。在此过程中,涌现出无数立足平凡岗位、创造不凡价值的感人故事和闪耀榜样。为凝聚奋斗力量,弘扬企业文化,现推出“兴发铝业故事汇”系列报道,刊载部分先进个人与团队故事,共同书写兴发铝业记忆,传递温暖光芒,营造见贤思齐、携手奋进的浓厚氛围,为兴发铝业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汇聚磅礴力量。

 

兴发铝业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徐洪刚,一名中共党员,也是一位扎根兴发铝业二十年的奋斗者。现通过徐总自述的视角,带大家了解其参与建设兴发铝业澳大利亚工厂的故事。

 

扎根兴发廿载,同心拓疆开新局

20年前,我怀揣着养家糊口的迫切渴望加入兴发铝业,从一名普通工人,到生产副总,再到参与澳大利亚工厂项目建设,从“谋生”到“追梦”,再到“共生”,是兴发铝业“不拘一格用人才”的胸怀给予了我展现的舞台,让我能在兴发铝业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,与兴发同呼吸、共命运。如今,我跨越万里,在澳洲的烈阳下挥洒汗水,用行动书写着兴发人的奋斗答卷!


01.jpg

 

兴发铝业澳大利亚工厂是公司投建的第一家海外基地,其建设不仅体现了公司全球业务版图的拓展,更是促进兴发铝业“成为专业专注、精益求精的国际一流铝型材制造企业”的关键一步,是公司国际化经营的重要起点和坚实基础。


02.jpg

 

远征海外无惧色,匠心克难铸卓越

2024年春节,公司领导找到我,对我说:“小徐,澳大利亚工厂需要你!” 我深知,兴发人的字典里没有“退缩”二字。我满怀信心,毅然决然地接下了任务。我知道,我们在澳大利亚工厂的每一步努力,都是在为兴发铝业“追求卓越品质、服务全球客户”的使命与“高质量发展”贡献力量。

可当飞机降落在澳大利亚,我才真正意识到这场远征的艰辛——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、语言障碍、图纸迥异、团队磨合,就连空气都翻滚着未知的焦灼。我永远记得那段时间,语言不通,图纸复杂,桌上堆积如山的英文材料,陌生如天书,啃噬着我的耐心与决心。

“没有退路,那便自己闯!”我自己借助翻译工具,逐字逐句核对,硬着头皮啃下澳洲图纸的标准。白天泡在工地协调海内外多方人员协作,晚上就回到临时宿舍对着电脑修改图纸直到深夜一点多,即使蚊虫叮咬,屏幕的蓝光刺得眼睛流泪,都未能动摇我的决心,我硬将一百多张英文图纸修改成完全符合澳洲标准的图纸。同事都感慨:“哎徐工,你眼睛都变成熊猫眼了。”我却笑而不语,因为我知道,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早日完成投产的既定目标,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,不辜负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与信赖。

 

03.jpg

 

众志战异域,实干担当争胜利

我们建设团队的兄弟来自国内各公司,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,而我则成了大家的“老妈子”。为了节约往返镇上40分钟的时间,我们一次性购入一周的食物,自己安排三餐。上班前,自己把饭做好带到工地,简单的一汤两菜,成了我们雷打不动的“战地盛宴”,但有时忙起来,根本顾不上吃饭,往往只能用泡面充饥。

安装任务如山一般压来。偌大的厂房,吊机只有一台,我们却要完成多种复杂设备的吊装。为了抢时间,我们凌晨5、6点起床,踩着露水进场;深夜还在核对流程。没有周末,没有昼夜之分,连做梦都在数螺丝钉、讨论图纸。即便极端天气肆虐,工地因狂风暴雨断电三天三夜,我们也未曾放松工期。不能用吊机,我们就自己扛,自己搬,按照计划来安装设备。连续的高压工作,让我的身体一度亮起了红灯:神经衰弱越来越严重,整夜耳鸣难以入睡,但“敢于胜利”的精神始终鼓舞着我,让我坚定前行。

 

04.jpg

就这样,我们迎来了在异国他乡的第一个春节。异国的新年,少了鞭炮的喧闹,缺了团圆饭桌上的欢声笑语,思念如潮水般涌来,家人团圆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,自己内心挣扎不已。但为了按时完成任务,我必须冷静下来,稳定员工们的情绪,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,始终与员工坚守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上。当最后一道设备稳稳落地的“咔嗒”声响起,那成了我们在异国他乡新年最动听的“爆竹声”,也是团队在异国最好的新年礼物。

我想说,奋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勇,而是一群人的使命奔赴;责任也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躬身入局的担当。我们来自五湖四海,说着不同的方言,背后肩负的是兴发一万多个家庭的重任。我们朝着同一个目标,用坚韧践行着兴发精神,以坚定向前的脚步,努力让兴发铝业闪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


05.jpg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